医学检验实验室建设选址需综合考虑标准规范、基本原则、环境条件、建筑要求、功能分区与流线设计五大核心规则,具体如下:
一、标准规范要求
1.国家标准:根据GB51039-2014《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》和T/CAME15—2020《医学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》,实验室应自成一区,远离灰尘、病原、噪声、振动、辐射、电磁等对检测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因素及区域。同时,实验室选址需考虑具备良好自然通风的条件,不宜设置在地下室。
2.生物安全要求:对于涉及生物安全实验的医学检验实验室,选址应符合《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》(GB 50346-2011)的要求,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周围环境的安全。
1.便利性: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设置应便于门诊、急诊及病区标本的运送、特殊标本的采集、咨询服务等。
2.楼层选择:设置楼层不宜过高,2~4层是比较理想的选择,以便于人员疏散和设备搬运。
3.环境相容性:实验室的设置还需与周围的环境相容,不宜与病房或行政办公场所毗邻,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。
4.集中性:医学检验实验室不宜分散设置,以免造成人员和设备的分散,导致运行成本和管理难度的增加。
三、环境条件
1.自然环境:选址应远离污染源,如工业废气排放区、垃圾处理场等。同时,应选择在清洁、安静的场所,远离生活区、商业街和交通要道。
2.基础设施:选址应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,如供水、供电、排水、通讯等。同时,应考虑实验室的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置问题,确保符合环保要求。
四、医学检验实验室建设建筑要求
1.建筑标准:选址的房屋应为合法建筑,建筑布局应当遵循环境卫生学和医院感染管理的原则,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要求。
2.空间与面积:选址的房屋建筑面积应符合相应医疗机构的低要求。
3.通风与采光: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,以确保实验环境的舒适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。
五、医学检验实验室建设功能分区与流线设计
1.功能分区:实验室区域内部从生物安全管理的要求出发,可分为清洁区、半污染区、污染区。所有检验活动均在污染区开展,半污染区与污染区相邻,是实验室的辅助功能区,清洁区是实验室的辅助功能区,包括办公区和生活区。
2.流线设计:实验室应合理规划医疗流程,包括医生流线、患者流线、样本流线、洁净物品流线和废弃物品流线。工作要求是要实现医患分流、洁污分流、人物分流、分区明确,设计流线无交叉。
